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寡人之于国也课本原文5 6段翻译以及注释

2025-05-18 15:33:43

问题描述:

寡人之于国也课本原文5 6段翻译以及注释,真的撑不住了,求高手支招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18 15:33:43

原文

五曰:“王如知此,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。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谷与鱼鳖不可胜食,材木不可胜用,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。养生丧死无憾,王道之始也。”

六曰:“五亩之宅,树之以桑,五十者可以衣帛矣。鸡豚狗彘之畜,无失其时,七十者可以食肉矣。百亩之田,勿夺其时,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。谨庠序之教,申之以孝悌之义,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七十者衣帛食肉,黎民不饥不寒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

翻译

五说:“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,就不要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。不违背农时,粮食就会吃不完;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捕鱼,鱼鳖就不会吃完;按季节伐木,木材就不会用尽。粮食和鱼鳖吃不完,木材用不尽,这样可以让百姓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。生养死葬没有遗憾,这是实行王道的开端。”

六说:“每户五亩大的宅基地,种上桑树,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绸了。鸡、猪、狗等家禽家畜按时喂养,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。百亩大的田地,不耽误耕作的时间,几口之家就可以不挨饿了。认真兴办学校教育,把孝敬父母、友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宣讲,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。七十岁的人穿丝绸、吃肉,普通百姓不挨饿不受冻,做到这些却不能称王于天下,那是从未有过的事。”

注释

-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:不要期望自己的百姓数量超过邻国。

- 不违农时:不违背农时,即不误农事。

- 数罟:细密的渔网。

- 洿池:池塘。

- 斧斤以时入山林:按照季节砍伐树木。

-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:这样可以让百姓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。

- 王道之始也:这是实行王道的开端。

- 五亩之宅:五亩大小的住宅。

- 树之以桑:在宅基地周围种植桑树。

- 衣帛:穿上丝绸。

- 鸡豚狗彘之畜:饲养鸡、猪、狗等家禽家畜。

- 数口之家:几口人的家庭。

- 谨庠序之教:认真兴办学校教育。

- 申之以孝悌之义:把孝敬父母、友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宣讲。

-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: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。
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孟子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,认为只要注重农业发展、重视教育、尊重自然规律,就能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。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