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要闻 > 宝藏问答 >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用了什么典故?有什么作用?

2025-05-17 04:50:14

问题描述: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用了什么典故?有什么作用?,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5-17 04:50:14

在古代诗词中,借用典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,它不仅增添了作品的文化内涵,还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。宋代词人范仲淹的《渔家傲·秋思》中有这样一句: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”短短十四字,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情感寄托。

燕然未勒:东汉窦宪的壮举

“燕然未勒”这一典故源于东汉时期大将军窦宪的故事。据《后汉书》记载,公元89年,窦宪率军北伐匈奴,在燕然山(今蒙古国杭爱山脉)刻石记功,留下著名的《封燕然山铭》,宣告了对匈奴的胜利。这句“燕然未勒”,意指战事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,因此无法安心归乡。它象征着一种壮志未酬、使命未尽的责任感。

浊酒一杯:漂泊者的无奈

“浊酒一杯家万里”则表现了边塞将士身处异乡、思念故乡的孤寂与苦闷。“浊酒”一词虽质朴,却反映了生活的艰难与现实的残酷。一杯浊酒,难以消解内心的乡愁,也暗示了他们肩负重任、不得归乡的无奈心境。

作用:情感的升华与主题的深化

这两句诗通过借用“燕然未勒”的历史典故,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国家的大义紧密相连。一方面,将士们渴望回归故土,与亲人团聚;另一方面,他们又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,必须坚守岗位直至胜利。这种矛盾心理既体现了人性的真实,又升华了整首词的主题——爱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冲突。

此外,这种借古喻今的手法,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,也让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代边塞将士的艰辛与伟大。范仲淹以寥寥数语,道出了无数戍边者的心声,使得这首词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。

总之,“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”不仅是一句精妙的诗句,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画卷。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生活的同时,也激励着每一个有志之士为理想而不懈奋斗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